腊八奉粥 温情传递
腊八节,相传是佛祖释迦牟尼佛成道的日子。当初释迦太子舍弃王位,出家修道,在尼连禅河畔的树林中独修苦行六年,从日食一餐到后来七天进一餐。太子最终昏倒在尼连禅河畔。一位牧女发现后,随即将随身携带的乳糜供养他。太子随即恢复了健康。经过七天七夜地参悟,于腊月初八凌晨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在我国,为了纪念释迦牟尼佛成道,每年腊月初八各地佛寺作浴佛法会,举办各种活动效仿牧女献糜的故事。用种种香谷、果实等煮粥供佛及僧,俗称腊八粥。后来腊八粥逐渐演化出庆贺丰收、驱鬼辟邪、赈济穷人等文化内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人际关系愈发疏远的今天,腊八节作为传统佳节无疑是一个弘扬传统文化、传递温暖、奉献爱心的绝好日子。
成立近一年多的河北霸州梵华精舍,秉承以慈善回报社会的宗旨,在总结去年腊八节小规模奉粥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精舍的实际能力,决定在梵华精舍大门外、霸州市火车站、步行街北口等五处举行大规模的奉粥活动。
(一)梵华精舍大门外,精舍住持上梵下华法师为大众施粥
(二)寒冷的冬天里,义工菩萨为老人奉上一碗热腾腾的腊八粥。
(三)霸州市火车站奉粥点: “小朋友,喝碗热乎乎的粥吧” “谢谢阿姨!”
(四)隆泰小区奉粥点.”这粥真好喝!”
(五)北杨庄桥西大正超市奉粥点
本次活动属纯公益性质,所有经费均来源于信众供养,工作人员为精舍常驻人员和招募到的义工,他们发心为大家无偿奉献。

本活动不仅得到了各界人士的支持,也在群众中受到了极大欢迎。如设立在步行街北口的奉粥点,预计在约一个小时分发完的热粥却不到9分钟便告罄。很多群众为没能分享到热粥而遗憾。图为:
 (六)步行街北口奉粥点
除了热粥之外,此次活动还准备了包装好的吉祥米,不方便现场品粥的群众可以领回家和家人一同分享。 图为:
 慈悲的上梵下华法师为大众赠送吉祥米
尽管活动持续的时间并不长,但无论是工作人员还是分享到温暖的社会大众都满心欢喜、意犹未尽。
本次活动成功的举办,鼓舞了精舍大众的信心。在当晚的总结会议上,大家表示愿意将腊八奉粥的活动一直举办下去。来自北京大学的义工吕同学和张同学有感而发,即兴写了一首小诗表达了今天的欢喜心情: 佛陀成道日,农历腊月八。宝粥入千口,温情进万家。
撰稿:吕湘洋、张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