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工家园
义工培训
志工章程
志工申请表
志工分享
您当前所在位置为:首页 > 志工家园 > 义工培训
 

梵华精舍义工说明

 

一、什么是义工

社会上对‘义工’的定义大致相同,在西方国家称为‘志愿者’( 英语 Volunteers),是一个没有国界的名称,是指志愿贡献个人的时间及精神,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为改进社会而提供服务的人或人群。义务工作有志愿性、无偿性、公益性、组织性四个特征。国际义工日为每年的125日。

“义工没有一定的什么事,一定的什么时间才去做。义工是哪个地方需要人,就到哪个地方去;义工是救急、奉献。”这是慈悲的圣严法师所做的开示。

星云法师曾说到:义工的祖师就是佛陀!佛陀成道后,在印度传法说教,提升人的精神世界,甚至亲为弟子侍奉汤药、穿针引线,做众生的义工。佛陀为众生服务,他没有拿取分毫的薪水,完全是自动自发,不用人家招呼,而且还带动很多菩萨大德为众生当义工。佛陀说:“我用慈悲智能的犁,在福慧的田里播撒菩提的种子。”佛陀做众生的义工,让每一位众生都有机会在福田里收成;也由于佛陀与菩萨大德们常住世间,精进不懈地乐当众生的义工,黑暗的世界因此有了光明。

 

二、做义工的目的

身为三宝弟子,自当效法诸佛菩萨,以“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为己任。如何才能做到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呢?就必须通过“闻、思、修”,“信、解、行、证”的过程达到最终圆满成就。要深信因果,深信佛法的教理,必能离苦得乐,究竟解脱;诵读经论,以求深解义趣;认真修行,坚持到底,必能成就无上菩提,成佛作祖。

这次招募义工,大家都很踊跃地报名。请问各位居士,你们都了解什么叫义工吗?大家不要认为义工就只是义务地去做事就叫做义工,我们佛教的义工,不但要义务地去做事服务大众,更要按照佛法的教义去工作、实践。所以,做义工的目的:

1、就是希望通过做义工,来实践我们所学的教法,积累成佛度众生的资粮;

2、护持佛教,护持常住安居办道,使弘法利生工作能顺利进行;

3、请善知识住世;

4、推动十善社会的建立。(十善:不杀生而行放生、救生、护生;不偷盗而行施舍;不邪淫而修梵(清净)行;不妄言而说老实话;不绮语而说质直语;不两舌而说调解语;不恶口而说柔软语;不贪而修不净观;不嗔而修慈悲观;不痴而修因缘观)

 

三、做义工的功德

能付出,便有福,更何况“三宝是大福田”,能奉献自己的身体、精力、时间,放下自我的执着,融入到义工团这个大集体当中,以团体的需要为需要,尽力去做,便是“无我”,身体做利益一切众生的事,口里说的是柔和、赞叹、感恩的话语,让听者心生欢喜心生智慧;心里想的是三宝的恩德、众生的恩德,念念想的是如何利益一切众生,这就是“身、口、意”的清净,自然能消业障,身心健康;

量大福大,心心念的是团体的需要,为义工团而做义工,为精舍而做义工,为护持佛教,弘扬佛法而做义工,为世界和平,众生安乐而做义工,这就是以我们的“身、口、意”大做供养、大行布施,不求回报也自然增长无量无边的福报和功德;

开智慧,通过在精舍学习做义工,既增长自己的见识和各种工作能力,又使自己体会义工团体与社会上的其他团体所经当的工作过程的不同,义工们和合增上、快乐的工作心态与世俗工作中各种勾心斗角、争权夺利的心态的不同,使自己懂得如何选择人生道路、照顾心态,健康快乐地生活;有很多时候我们明明知道面对问题发生时,不该抱怨、烦恼,可就是习气在那里,陷在那里跳不出来,这就是我们的资粮不足,无法转变业报,如法做义工的功德很大,资粮积累够了,面对问题时自然心态就不一样了;

佛是“福、慧”两足尊,是福德与智慧都圆满的人,我们用心向佛陀学习,实践佛陀的教法,就能积累成佛度众生的资粮,要度众生也要有缘才行,做义工就是广结善缘。若将做义工的功德回向十方法界一切众生则功德更大更殊胜,“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学习上本下焕老和尚如普贤菩萨般的“不为自己求安乐,但得众生皆离苦”的大慈大悲精神,量大福大,成就道业更快。 

 

四、义工的存心

(行为超不过思想,一切唯心造,一切法从心想生)

1、信心。信为道源功德母

2、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

3、感恩心。(细讲)

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

感恩佛、法、僧三宝的教化之恩,中国十几亿人口,为什么只有我们能来学佛修行,甚至能来精舍做义工,一切都是自己的善根 、福德、因缘;不要抹杀佛菩萨的功德,法会的成功、工作的成功,其实是佛菩萨的功德,佛菩萨在默默地慈悲加持庇护,而不是我们努力去做就能成就的。佛菩萨是用最能利益我们的方式来利益我们,让我们透过工作,在工作当中提升自己的生命和能力,开启智慧,而不执着于事相上的完美,让我们对境磨心,历事练心;

感恩国家、地方、精舍培养之恩;

感恩家里人的理解支持;

感恩一起做义工的居士们的关心和帮助,义工领导的辛苦指导、其他居士的提醒是让我们提升工作能力和修正性格缺陷;

感恩社会大众的辛勤劳动和所有付出的人(看到付出:有人为大众付出了,我看到了,赞叹他,随喜他,有人为我付出,我受用了,谢谢他;背后辛苦:从各种事物,推想背后流血流汗者的辛劳,礼敬他,从我得到的种种便利,去体会背后为我而做得辛劳,感恩他);

感恩所有的冤亲债主(逆增上缘,化烦恼为菩提);

感恩一切使我们坚定成就的人。

4、恭敬心。不但对住持三宝(佛像、佛经、出家僧人)要恭敬。印光大师教我们要“看所有人皆是佛菩萨,唯我一人是凡夫”,众生皆是未来佛,要对一切众生起恭敬心。要用“沙堆中捡金粉”的态度去“找”众生的优点,而不要用“鸡蛋里挑骨头”的心情去“看”众生的过失。(常不轻菩萨的故事)众生示现好的给我们看,我们应作为榜样来学习;示现不好的给我们看,我们应知道这是佛菩萨在演戏教育我们,应作为镜子对照反省自己是否也有一样的过失,而不能生轻慢心。说四众的是非,口业大如山,说出家僧众的是非更是造作无量重罪。

“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

在寺院见到任何人,都要做到合掌当胸,恭敬地说一句“阿弥陀佛”,再说其他事。

5、惭愧心。“佛在世时我未生,佛灭度后我出生,忏悔此身多业障,不见如来金色身”。生在这个末法时代,实在是我们障深慧浅,业障凡夫的报应,应起大惭愧心,惭愧自己无德无能,无福报,无智慧,无证量。像印光大师那样菩萨再来的圣僧,也要示现给我们看,自称“常惭愧僧”,更何况我们呢?能惭愧才能谦虚,“越是成熟的稻穗越是低弯着腰”,越有德行的人越谦卑。

6、忏悔心。我们在无始劫以来,不知做多少恶事、结多少恶业、种多少祸根!故佛弟子应常常心怀惭愧忏悔心,忏悔以前所做的恶事恶业,发誓永不再犯,毫不留情地反省,至诚恳切地悔过。惟有在不断的忏悔之中,才能不断地改往修来,才能不断地迈向成佛之道;惟有天天都生活在“觉今是而昨非”的新境界中,才是最能变换气质的人,才是最有新希望最有新发现的人。

7、恒心。学习世间知识技术是“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学佛修行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十进九退”。既需要精进勇猛,也需要坚持不懈。在家每天的功课要坚持做,法会期间的工作也要认真细致,不厌其烦地做好,在工作当中磨练自己的心性。

 

五、工作方法

1、一切行动听指挥,具备团队精神。每个部门,每个小组,每个岗位,就如一台精密机器上的大部件,小零件,缺一而不可,又如一条链条上的每个扣环,缺一个则不成型。工作无高低贵贱之分,每个人认真完成工作,即是最棒的人。“难行能行,难忍能忍”才是大菩萨所为,更能快速成就成佛度众生的资粮。(广化寺义工争抢洗厕所)

“团队”:‘团’是一群人才围绕一个中心点组合在一起;‘队’用耳朵倾听的人。

(举例斋堂洗碗筷,接待组组员不在位的情景)和合增上的团队是要每位居士都能意识自己岗位的重要,欢喜、有责任心地去做才成。

2、学习正确饶益一切众生的智慧和方法。每个部门,每个小组都有自己的职责和岗位。义工应认真、谦虚地听从本部(组)领导的安排、指导,学习做事的方法和智慧。若有更好建议,应向自己的领导提出共商,不可越级反映。

举例:表面看洗碗择菜,扫地等都是小事,处处学问。

3、岗位明确,不能私自离岗做其他的工作,若工作当中临时需要其他组的配合,需组长向部长汇报由部长斟酌安排。

 

六、工作态度

对内:

1、对上---如法揣摩、汇报、请益、恭敬尊重。

2、对中---沟通协调、互助合作。

3、对下---关怀(传递经验体会)和引导(传达师长理念)。

4、勇于承担责任。

“责任的承担,进步的开始”,后学很感恩三宝给了这样一个难得的机会学习锻炼。因为要承担责任,就有动力,就要学习成长,才能做好工作。当然,我能力实在有限,但只要天天祈请佛菩萨的加持,然后用心尽力去做就好。实在讲,肯发心做利益一切众生的工作,做佛菩萨的口,佛菩萨的手和脚,佛菩萨怎么会不加持庇护呢?至于事情成功不成功,就要看因缘了。成功了,也不是我的功劳,那是佛菩萨的功德;不成功,也没关系,佛菩萨是用最能利益我们的方式来利益我们,让我们透过工作,在工作当中提升自己的生命品质和能力,开启智慧,而不执着于事相上的完美。

所以,会进步的人是在不断认识自己,发现自己不足之处,然后再努力修正的过程中得以进步的。

世间大多数的人却是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不肯认错不肯低头看看自己的缺点,错失了出现问题,检点自己过错使自己得以提升的机会。

因此,希望我们的义工团队,能做到:组员工作出现问题,组员自己要有惭愧心检点过错,勇于承担责任,学习成长;组员的工作没做好,做部长的要勇于承担责任:是我工作没做细,没引导好;部长工作没做好,团长勇于认错:是我的责任。各行各业的团体,如果都能这样勇于承担责任,我们的社会将会是多么地和谐愉快!

对外:

“一切男子为我父,一切女子为我母”,“视诸父,如视父,视诸兄,如视兄”,面带微笑,言语温柔,态度亲切,细心周到,耐心讲解,一视同仁。

 

七、前行学习和法会期间要不断观察、思惟、请教师友、交流研讨的题目:

我为什么来参加法会做义工---自己真实的动机、希求是什么?

善知识希望我们安立的正确的理念是什么?

在法会中,自己在理念、用心和做事等方面想重点学习、改善什么?

如何当好义工?如何面对法师?如何面对其他义工?如何面对我们要服务的大众?在心态和方法上可能出现哪些不正确的情况及应如何对治?

法会整体是如何运作的?各部门的功能是什么?本部、本组及自己的职责是什么?自己希望在下次法会中扮演什么角色?本次法会应做哪些准备?

在法会上应从哪些角度观察三宝及师长、佛友的功德?

佛法怎样与现实社会相结合?法会精神怎样延续到个人的工作、生活中去?

 


Copyright 2012 版权所有 河北省霸州市梵华精舍
电话:0316-7271328 传真:0316-7271328
手机:13343162664
冀ICP备12010246号 邮编:065700 技术支持:联通广告
地址:河北省霸州市益津北路39号(霸州市佛教协会)(106国道东侧,茗汤温泉度假村北,霸州市人民法院斜对面,津保铁道桥南侧路东)
微信公众平台:fanhuatemple

梵华精舍对公账号信息:
开户行:中国银行霸州支行
收款人:霸州市梵华精舍
账  号:101892149798
咨询人:(藏华师父)13343162664
客  堂:0316-7271328

网站管理后台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