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茶人生 ——可潜法师授课记
8月9日下午,中国佛教协会理事、中国佛教协会海外交流委员会委员、中国佛教协会会长秘书、中国佛学院讲师可潜法师给营员们讲授了精彩的“禅茶人生”课程。


法师首先询问营员在日常生活中对“烦恼”和“困境”所持的态度,营员们的回答大多是逃避、抱怨、对抗、排斥。法师为同学们开示佛法的智慧心态:既不逃避,也不排斥,而是“转化”。“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我们要学会转识成智,转凡成圣,转苦为乐,转烦恼为菩提。
接下来,可潜法师又通过古代秀才屡试不第,老和尚在禅房请其喝茶的故事,告诉同学们人生如茶,不经几番煮烫浸泡,不经几番沉落起伏,难以散发出生命的歆香。
之后,法师又引导同学们认识佛教“无常观”对现世生活的积极意义。万物“无常”,我们的生命只是“一期一会”的短暂存在,所以我们要在拥有时好好珍惜、善待。惜命、惜时、惜缘、惜福,过有意义、有价值、幸福的人生。
说起茶道,可潜法师更是广征博引、妙语连珠。
他首先从陆羽的《茶经》讲起,又说到《七碗茶诗》,又讲到唐朝皎然《饮茶歌诮崔石使君》:“一饮涤昏寐,情思爽朗满天地;二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这也便是“茶道”一词的由来。由此,也引导营员们了知饮茶的神奇作用及美妙境界:醒脑清神、爽志悦心、参禅悟道。
法师开示大家:不只茶道有佛法,世间万物皆含佛法。苏轼有诗:“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静身。”慧海法师云:“青青翠竹,悉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可潜法师以此启示大家,人生当作智者而于万物悟其性理,是谓“观朱霞,悟其明丽;观白云,悟其卷舒;观山岳,悟得灵奇;观河海,悟其浩瀚……”如此,便得人生境界。
此外,法师还为大家开示《禅茶六德》:
“遇水舍己而成茶饮是为布施;叶韵茶香犹如戒香是为持戒;忍蒸炒酵受挤压揉是为忍辱;除懒去惰醒神益思是为精进;和敬清寂茶味一知是为禅定;行方便法济人无数是为智慧。”
“禅茶六德”恰与“佛法六度”一一相应。法师启迪大家:要以感恩心去布施,不止于布施物力钱财,还要以和颜爱语布施他人欢喜;“持戒”是人生的安全防线,让我们养成善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以建起人生事业成功的保障;“忍辱”的关键在于释怀,以智慧和慈悲关照,不以为“辱”而无所“忍”;“精进”的方法是让生活简单化,以做到精而不杂,进而不退;“禅定”就是要发起清净心,一心不乱;“般若”就是让我们学会正信、正行、正知、正见。
法师带领营员们以茶悟禅理,以理照人生。茶道、禅道、人生道,万物处处皆佛道。在识茶论禅的过程中,可潜法师以其智慧妙语在这些年轻的营员们心中撒播清净种子,开启智慧之门。
撰稿:许艳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