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亲感恩母亲节 圣贤教育出精舍 ----霸州市梵华精舍举办“2015年母亲节孝亲感恩”联谊会
在2015年5月10日“母亲节”这个殊胜的日子里,霸州市梵华精舍邀请到50多位妈妈来精舍佛前上大供祈福、品美味素斋、参加精舍为她们精心准备的“母亲节孝亲感恩”联谊会。这些妈妈在子女的陪同下欢聚精舍,度过了一段幸福难忘的时光。
梵华法师为所有母亲祈福
在斋堂品味美味素斋
梵华精舍是一座以信仰为根本、以教化为中心、以文化、艺术、慈善为纽带的正信佛教道场,国家主席习近平先生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中说“佛教产生于古代印度,但传入中国后,经过长期演化,佛教同中国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融合发展,最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给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哲学观念、文学艺术、礼仪习俗等留下了深刻影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多次提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性,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中华传统美德,回望历史,不难发现支撑国家和民族强盛的一块重要基石就是孝道。为了响应中央的号召;为了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人们的道德意识,发扬孝亲感恩的美德;为了弘扬大乘佛教如慈母般普世的予乐拔苦的精神,精舍每年都会举办庆祝“母亲节”报恩孝亲活动,在今年“母亲节”到来之前,梵华法师早早地就组织精舍客堂及义工们筹备这次纯公益活动了。


“孝亲感恩”联谊会开始
下午13点,“2015年母亲节孝亲感恩”联谊会正式开始了,法师的慈悲开示让在场人懂得了母亲在家庭中以及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母亲是我们最该孝敬感恩的人,母亲的付出是伟大无私的,母爱的慈悲博爱与佛陀大慈大悲普度众生的精神正相契合,伟大的佛陀就像母亲一样慈悲呵护着我们,同时告诉我们佛教是非常重视孝道的……窗外初夏的雨水正润泽着自然界的万物,讲堂内法师慈悲智慧的法雨在滋养着人们的心田。
联谊会“母亲节里话感恩,说赞叹,诉忏悔”环节感人至深,一下子拉近了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使人间挚爱亲情凝聚升华。俞新燕老师的真诚忏悔;孟桂霞同修凄婉的诉说,道不尽的思念和感恩;文清同修用一声“妈妈!我错了,对不起!”作为今年母亲节送给妈妈的特殊礼物;主持人许艳春老师精彩的点拨,回忆母亲疼爱我们的细节,带领全场儿女感恩母爱十恩,要人们学会和妈妈说一声“对不起!”。孝悌、仁爱、感恩心、惭愧心等等本来就是构成道德修养的基本元素,联谊会这一环节的设置着实给为人子女者补了一课,让做子女的学会了怎样知恩,怎样报恩。

感念母亲十恩,忏悔曾经不孝
接下来的文艺演出精彩纷呈,十多个孩子献上了童声合唱《世上只有妈妈好》和手语舞蹈《跪羊图》,稚嫩的童音,优美的动作,使在场人们萌生了异样的感动,有了“孝亲不能等”“怎样尽心竭力孝养双亲都不够”的感觉;吴志宾同修一首《懂你》献给伟大的母亲,献给慈悲的佛陀,感恩母亲辛苦养育,感恩三宝长养法身慧命;许珊演唱的《妈妈》又一次再现了母爱深情。
童声合唱《世上只有妈妈好》和手语表演《跪羊图》
“手托鲜花向母亲,长揖跪拜感深恩,倾尽你我平生力,难报慈母恩一份”,在妙音小姐妹任亚楠、任香洁美妙的《朝拜》歌声中,子女们向母亲跪拜献花环节将联谊会推向一个小高潮!悠扬的背景音乐,主持人深情的言语,现场感人的跪拜,瞬间让在场人感受到,原来世间最伟大的称谓是“母亲”!

知恩报恩,子女向妈妈献礼
更为精彩的是精舍住持梵华法师代表精舍亲自为在场的妈妈们赠送母亲节礼物。礼物是五颜六色的“锦囊”,里面是一枚金刚结和一串佛珠,其寓意是愿妈妈们和大家身体康健如金刚,祝愿大家常念佛号,常结智慧善缘!在场所有人都获得了一份。在送给孩子们礼物时,法师还不失时机地教导孩子们要谦卑礼让。收到礼物的妈妈们心里无限感动,心头如升起太阳般光明万丈,有的说“这是我这辈子收到的最好的礼物”;有的手里捧着鲜花,将师父赠送的“锦囊”挂在手腕上,嘴上夸着“今天是儿媳带我来这里的,我家媳妇甭提多好!”(她讲的是殿堂的义工刘丽红师兄!);还有的说到“师父的锦囊里装满了感动,装满了感恩,装满了母亲对儿女的爱,装满了师父的慈悲!”。妈妈们脸上洋溢着孩子般灿烂的笑容;孩子们接受教诲,双眸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师父的谆谆教导,带给每个人都是一片光明,相信,今日播种善的种子,他日机缘成熟,必将是硕果累累!

法师代表精舍向妈妈们赠送礼品

法师对孩子们谆谆教诲
法师的慈悲护爱将联谊会的主题由对母亲的感恩升华到对三宝、对精舍、对师父的无限感恩,在场许多人情不自禁的向法师礼拜敬献康乃馨鲜花,说到:“师父和母亲一样慈悲关爱我们,我们感恩师父!”。

师父如慈母
两个小时的联谊会时间不长,但这两小时的分量足以刻进每个人的生命里,来到精舍,人们思想的垃圾得到了清除,世俗的染垢得到了洗涤,人的善良清净的本性得到了还原。

精舍“全家福”
这里不是学校,但不管男女老少来到这里都能接受到圣贤教育; 这里不是诊所,但来这里却能祛除病邪,医好心灵的创伤; 这里不是剧院,但这里的每一天都在上演着慈悲喜舍的多幕剧!
撰稿 藏和 摄影 藏体 李新平 许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