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霸州市梵华精舍第五届“佛教文化与生活·经典传承篇” 公益夏令营讲座【1】 武汉大学刘家真教授:惜书与大智慧
2016年8月1日,河北省霸州市梵华精舍第五届“佛教文化与生活·经典传承篇”公益夏令营开营的第一天,精舍邀请到武汉大学刘家真教授,莅临精舍讲经堂为营员讲授《惜书与大智慧》。
刘家真教授,信息管理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电子政务研究所所长,国家精品课《电子文件管理》课程负责人。拥有众多著述,获过众多奖项。

刘家真教授
见到营员,刘教授表示:“很欣慰能在夏令营中见到这些年轻的面孔。夏令营的修行其实并不亚于你们大学中的军训,但不同于军训的是,这是你们自己选择的教育。”接着刘教授讲到,现在的大学生都热血沸腾,怀有梦想。但若想实现心中的梦想,获得成功,必须具有智慧,并切忌小聪明。
小聪明并不是聪明。小聪明者总自以为聪明,急功近利,常常为小利失大利、为近利失远利、为私利牺牲社会利益。北京大学有一位老教授,为耍小聪明的大学生设计了一个专有名词——“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说:“这类人的特点是高智商,世俗,善于表演,懂得配合并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人一旦掌握权力,且不说会毁灭自己,更是误我中华之大业!”
营员认真记录课堂内容
聪明是一种生存的能力与技巧,它在于先天生成及后天培训。而智慧不同于聪明。对于个人来说,智慧是一种超然达观的人生态度,具有智慧的人,往往高瞻远瞩并且极少自私,懂得如何把握机会,更明白该何时放手。聪明多数是天生,而智慧更多靠修炼。
如何才能修炼智慧?刘教授对营员提出建议:“若想获得智慧,成为智者,就要读书,特别是读好书、读经典。”接着刘教授为营员推荐了欧洲学者评选出的世界上三部具有永恒价值的处世智慧奇书:意大利的《君王论》,中国的《孙子兵法》,以及西班牙的《智慧书》。
刘教授补充,前人的智慧库大部分集中在中国,中国古籍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越来越受到国际上的重视。为保护好这些“大智慧”,我国政府启动了由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统领的“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对散放在全国各地的古籍进行统一登记,避免再次流失。同时,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也应用了大智慧,与许多国家合作开展“古籍数字化回归”,将流落海外的古籍数字化并拷贝回国。
此外,对于破损的古籍,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培训了大量人才对其进行修复。古籍修复技术不仅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还关系到我国文化遗产的保存和利用。为传承经典,保护文化遗产,梵华精舍在住持梵华大和尚的带领下,在精舍内建立起佛教古籍修复中心,并计划会同多家机构在霸州建立中国古籍修复中心,发愿培育更多古籍修复人才,将霸州打造为“文化之舟”。课程最后,刘教授对营员说:“今天你们来到精舍,不仅是体验中华文化,同时也在打造‘文化之舟’”,并为营员送上“得大智,成大器”的真挚祝福。
营员恭送刘教授
撰稿:范旭 摄影:王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