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务动态
最新活动
共修法会
皈依传戒
佛教信息
法物流通
您当前所在位置为:首页 > 法务动态 > 文化教育
<【第六届青年夏令营讲座】赵嘉福教授:传拓技艺与文化传承>
   

【第六届青年夏令营讲座】赵嘉福教授:传拓技艺与文化传承

201783日下午13:45,复旦大学赵嘉福教授在梵华精舍阅藏中心讲授《传拓技艺与文化传承》,这是赵教授于本届佛教文化与生活·经典传承青年夏令营讲授的第二门课程。赵教授早年进入上海图书馆,跟随顾廷龙、黄怀觉、潘景郑等上一辈诸老先生们学习古籍修复,书法、刻碑与拓片。赵教授自2012年以来,几乎每年暑期期间都会来到梵华精舍,一方面为夏令营授课,一方面利用自己的技能特长供养精舍。本次夏令营期间,在阅藏中心楼下的经书阅览区,每天都能看到赵教授在为精舍刻碑,今年选择的内容为: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著名书法家赵朴初老先生的手书《心经》。

 

赵嘉福教授在做碑刻《心经》

传拓技艺是在照相技术发明以前,将宣纸覆盖在石碑等器物上拓印,用于保存上面的文字、图形资料的传统方法。赵教授讲到,拓片主要有朱拓和墨拓,制作过程分刻、拓、裱、修。小到首饰钱币,大到摩崖石刻都可以进行传拓,制成拓片。这是最早的印刷,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存传承都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赵嘉福教授讲授如何拓碑

 

赵教授传拓作品——慈禧太后寿

赵教授详细介绍了传拓所用宣纸的种类和传拓工具,特别着重介绍了两件工具:棕刷和扑包。中国南方和北方制作拓片时所有工具有很大差别。南派所用就是赵教授手里细致整齐的棕刷,制作拓片采用刷法,清除宣纸表面的纤毛,拓片表面光滑,墨色油亮。北派则是类似我们所用大号毛刷,采用砸法,导致宣纸表面细小坑点较多,没有南方拓片光滑。赵教授还专门拆开一个扑包,展示扑包里面的构成:棉花、毡垫、包布和棉线,然后又演示了捆扎扑包的过程,几分钟,一堆布头线脑经过赵教授熟练的捆扎,即刻就变成一个整整齐齐的扑包。原来拓片的上色工具就是利用这样看似简单的原材料制成的,让营员们大开眼界。

 

赵教授在为营员讲解传拓流程

 

赵教授演示北派的砸法

赵教授现场演示了制作拓片的全过程,选纸、上纸、喷水、闷纸、刷纸、上墨,一边做一边从容俏皮地讲解着:空气要把它赶走刷的力度一定要均匀墨要一层层拓上去”……所有动作一气呵成,看着就是享受。梵华法师让一位学员把手放在石板旁边感受赵教授刷纸的力度,有风!学员惊呼,梵华法师笑道:看似不经意的动作,其实可是多年深厚功力的积淀啊!

 

赵教授示范南方的刷法

 

赵教授示范上墨

赵教授指导营员们分别在四块石刻上实践,学员们一开始还比较害羞,慢慢就跃跃欲试起来。忽然一个惊呼,其中一位营员把宣纸中央刷出一个寸长的三角口子,大家一下子安静了,不知所措。赵教授呵呵笑着说不要紧,然后把剐开的那小块宣纸抻平覆盖住洞口,隔着毡垫用一个精致的小榔头敲了几下后,宣纸立刻就平复如初!赵教授的纸张修复技艺令在场营员惊叹。 

 

营员体验传拓刷纸

 

营员体验传拓上墨

营员们今天不仅见识了赵教授的精湛技艺,更是看到了一位从业五十多年老艺人身上的工匠精神!赵教授精深广博的学识,平和热情的态度,细心爱护所用工具如生命,对工作充满敬畏和热爱,非常值得营员们学习。一堂课下来,百分之九十的营员们表示非常想学习传拓技艺,有营员表示已经成为赵教授的铁粉。营员们的学习热情让赵教授感到很欣慰,赵教授希望营员们能够掌握传拓这项古老的技艺,传承优秀的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

 

营员积极向赵教授请教

最后,梵华法师表示,看到大家的学习热情,梵华精舍佛教古籍修复中心将更多的礼请国内古籍修复领域的顶级专家,为大家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欢迎有传承志向的营员投身古籍保护与修复领域,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做出贡献。

 

梵华法师鼓励营员们投身古籍修复工作

 

 

撰稿:张世祎、贾玉峰
摄影:李鸿飞、赵连平、任易天

 


Copyright 2012 版权所有 河北省霸州市梵华精舍
电话:0316-7271328 传真:0316-7271328
手机:13343162664
冀ICP备12010246号 邮编:065700 技术支持:联通广告
地址:河北省霸州市益津北路39号(霸州市佛教协会)(106国道东侧,茗汤温泉度假村北,霸州市人民法院斜对面,津保铁道桥南侧路东)
微信公众平台:fanhuatemple

梵华精舍对公账号信息:
开户行:中国银行霸州支行
收款人:霸州市梵华精舍
账  号:101892149798
咨询人:(藏华师父)13343162664
客  堂:0316-7271328

网站管理后台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