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务动态
最新活动
共修法会
皈依传戒
佛教信息
法物流通
您当前所在位置为:首页 > 法务动态 > 最新活动
<【第六届青年夏令营讲座】怀进法师:达摩祖师的一剂心药方>
  

【第六届青年夏令营讲座】怀进法师:达摩祖师的一剂心药方

今天是第六届佛教文化与生活经典传承青年夏令营的第三天,为了更好地化解生活和学习中的烦恼,为了让生活的更加美好,为了滋养我们的心灵,梵华精舍礼请到原中国佛学院讲师怀进法师为营员们授课,主题《达摩祖师的一剂心药方》,为炎热夏日里的精舍带来一片清凉。

 

课前请师仪式

 

精舍住持梵华法师向营员们介绍怀进法师

怀进法师讲到,达摩祖师的心药方主要介绍的是二入四行二入是理入和行入。理入是从理上去思维,要求捨伪、归真、认识、解决问题;行入是以四种行而行持。接下来重点介绍四行:捨怨行、随缘行、无所求行、称法行。

 

行入一:捨怨行

达摩祖师认为:人来到这个世界,一切遭遇、一切恩怨都是自己过去所结,所欠下的,因此现生要尽我所有、所能来报答和偿还与我有关的冤缘。多么深刻的一句话,世俗之人总是抱怨自己这不好那不好,岂不知道所有的这些都是自己造下的。只有想明白了,以后就不会再抱怨在别人身上,而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自己造下的自己偿还。

抱怨其实就是口业,口业不清净的,说话是没有号召力的。口业的三种人:一种人说话犹如在石头上刻字、一种人说话犹如在沙滩上写字、一种人说话犹如在水中写字。不同人说出的话就有不同的效果,也会得到不同的回报。要想做到不抱怨,就要转念,了解业果,深信业果。

 

怀进法师讲座现场

1)业决定一切

我们要想得到回报必须先付出,其次才是福报,也就是做任何事情都是三分努力,七分福报;同时,业能够增长广大,善业和恶业都可以增长。微小的善业可能得到极大的善果,微小的恶业也可能得到极大的恶果,就是我们常说的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2)业未造不遇、业已造不失

没有造相应的业,也就不会得到相应的果,凡是已经造下的业,一定会感果。我们不应因为遇上逆境就怨天尤人,遇上顺境就沾沾自喜,要相信业报有时间的长短,一切都是自作自受。

 

行入二:随缘行

随缘不是随便,而是顺其自然,不抱怨、不躁进、不强求,缘是无处不在的;随缘也有两种心态:积极和消极。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尽心尽力去做善事,就是所谓的因上努力,果上随缘。而不是不尽本分,不思进取,用逃避问题作为借口,也就是把随缘成为消极的理由。只要积极的去看待任何事情,都会有积极的意义。因此我们积极的去面对,避免消极的懈怠,才是真正的随缘。积极的把握机会,顺应当前的环境因缘去做人处事。

 

行入三:无所求行

无所求就是无所妄求。不求一切世间欲乐,名闻利养,对上求菩提,下化众生之外别无所求的态度和行为。若有所妄求,则处处贪着,必有求之不得之苦。另外,做什么事情不要有马上求回报的心,而且回报也不一定付出以后马上就会出现。因此,晚清名臣曾国藩曾说过:但问耕耘,莫问收获。

 

行入四:称法行

是性净之理。我们生活当中任何的行为能与佛法理念相应,那么就能够处处自在、处处无碍,就是称法行。

 

有营员提问:“‘起心动念是否会产生’” 法师慈悲指点:“‘心念一旦产生语言行为,就会产生。如果只是心念,还不构成造’”。还有营员同学说到:服完达摩祖师的这剂心药,头脑清醒,身心舒畅!怀进法师建议营员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好好服用达摩祖师这付心灵的方药,自然能够远离烦恼、欢喜自在,享受清凉、吉祥、喜悦的人生。

 

营员代表向怀进法师献花

 

撰稿:赵连平、刘薇
摄影:李鸿飞、于彩青、赵连平、任易天


Copyright 2012 版权所有 河北省霸州市梵华精舍
电话:0316-7271328 传真:0316-7271328
手机:13343162664
冀ICP备12010246号 邮编:065700 技术支持:联通广告
地址:河北省霸州市益津北路39号(霸州市佛教协会)(106国道东侧,茗汤温泉度假村北,霸州市人民法院斜对面,津保铁道桥南侧路东)
微信公众平台:fanhuatemple

梵华精舍对公账号信息:
开户行:中国银行霸州支行
收款人:霸州市梵华精舍
账  号:101892149798
咨询人:(藏华师父)13343162664
客  堂:0316-7271328

网站管理后台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