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青年夏令营】夏令营举办法师答疑会
2017年8月5日,梵华精舍第六届“佛教文化与生活·经典传承”青年夏令营第五天,学员们已经参加十多场佛教文化讲座和学修活动,为了帮助营员们破解内心的疑惑,加深对佛法的认知,夏令营组委会特意在下午1:45礼请多位法师,在精舍讲经堂为营员集体答疑解惑。精舍住持梵华法师与怀进法师、法护法师、眀臻法师、德聪法师等法师参与了针对营员请益的慈悲开示。
请师仪式

梵华法师带领大家诵经祈愿
一.什么是涅槃?
怀进法师:有人认为涅槃就是死亡,其实不对,它是梵文翻译过来的,是“吹熄”的意思。将贪嗔痴的烦恼逐一灭尽,达到寂静、安稳和常在,熄灭生死轮回后的境界,这是佛法修习的最高理想。涅槃可以分为两类:有余依涅槃和无余依涅槃。前者是活着的时候就证得涅槃,后者是死了之后证得涅槃。
二.佛的舍利是什么?
怀进法师:舍利在佛法中称“坚固子”,一个人在生时修戒定慧的结晶。学佛人只要精进修持,都可能出现舍利的瑞相。有误解说僧人豆腐吃多了就会有舍利,这个观点是不成立的,不修行是不能出现舍利的。

怀进法师
三.西方极乐世界真的存在吗?
怀进法师:这个问题就好比“WIFI真的有吗?”如果你不会用的电脑和手机,可能会认为没有WIFI,你会玩智能手机,则会容易认为WIFI是存在的。看过电视的人,容易相信电视信号的存在。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按照佛陀讲的做,就会知道我们肉眼能看见的东西有限。极乐世界也一样,我们学佛的目的就是成佛,要经过70亿年的时间,才能修炼成功。因为人生只有几十年,就需要生生世世进行修炼,佛慈悲地开了方便之门,可以先福慧双修,往生到极乐世界里继续修行。事实胜于雄辩,世间有好多的在世人,为了弘法度生,再来到人间利益众生。

答疑现场
四.如果老年人不信佛,怎么让他往生?
怀进法师:临终助念也要讲究善巧圆融,如果老人不喜欢听佛号,在老人没断气前就不要念,不要令其生烦恼,可以在断气后给他念佛。老人断气8小时内不要动他的身体,因为神识在此期间可能还没有离开亡者身体。切记千万不要在去世的老人面前讨论财产,甚至争执,老人的神识会有感知的。
我们有时候会担心老人去世后能不能往生呢?我们要相信临终助念会让他走到不太坏的地方,我们也不要纠结于他到底去什么地方。佛教里不承认有灵魂,而是叫“识”,佛教中的“业”存储在“识”里。
五. 怎样去除对别人的嗔恨?
法护法师:我们每个人都是有问题的,都有贪嗔痴的问题,我们要学习,坚定修行达到入定的境界,“定”能够帮助我们处理所有的问题,改掉我们的习气。修佛就是要多学习,多听课多听佛法,慢慢打开自己,不钻牛角尖。加持力就是加倍的祝福,除了念经,还可以洒水或送一点小东西给对方,他们会更有感觉,让他们觉得被加持。
六. 如何看待佛教和其他宗教的关系?
法护法师:尊重其他宗教就好,很多宗教战争都是因为排斥其他宗教。佛教区别其他宗教的地方在于没有“上帝”主宰,不容易与其他宗教发生冲突。
七.家人阻碍自己学佛怎么办?
法护法师:有时可以用善意的谎言“曲线救国”,循序渐进,遇到阻碍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办法去处理。
八.如何看待很多佛教国家经济不发达?
法护法师:要看国民的幸福指数,佛教是对人民精神的滋养。
九.念诵不懂的经文有意义吗?
法护法师:修行戒定慧,念诵不懂的经文也是修行。

法护法师(中)
十.女性如何在家庭和工作中管理情绪?
明臻法师:女人的细心既是我们的优点也是我们的缺点,因此要把心胸放大,俗话说:“心有多大,格局就有多大”,格局大了以后,情绪就不会轻易触碰。情绪波动出现时,时时关注它,看着它,内心就不容易被情绪左右。
生活中不要斤斤计较小事情 ,一件事情要不要做,分三种情形:如果对对方有利,对自己也有利,必须去做;如果对对方有利,对我不利,可以选择去做;对自己有利,对别人不利,最好不要去做。如果自己觉得做了善事别人却不喜欢,那我们就会引发情绪,因此在做事的时候多换位思考。自己努力了,别人不认为好,仍然不满意,这是因缘如此,所有的事情不是由着自己来做的 ,只是通过不断的学习去体悟就好了。

明臻法师
十一.什么是“三皈五戒”?
梵华法师:皈依就是信仰佛教的人的入教仪式,因对佛、法、僧三宝表示归顺依附,故称三皈依。“皈”是反染成净,回归清净;“依”就是依靠。
佛宝是指最可靠,是实证者,佛也是三界导师,佛是实证觉悟的人,可以特指释迦牟尼佛,也可泛指尽虚空、遍法界、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法宝,指佛的一切教法,包括三藏十二部经及八万四千法门;僧宝,指依诸佛教法如实修行、弘传佛法、度化众生的出家僧人。
学佛修行要靠“三宝”,缺一不可。五戒是指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有人说佛教的戒律太多,会不会受限制,其实不是,佛教戒律是保护自己的。因此不必担心,只要依照去做就好了。

梵华法师(右二)
十二. 磕头有什么好处?
梵华法师:当你拜倒磕头的时候,会提升你、折服你,同时也会让不舒服的身体进行调理好转,人在娘胎里的时候采取的姿势和磕头是一致的,磕头有益身心健康。建议营员们多拜佛,拜老师,拜父母,拜祖父母和祖先。
十三. 什么样的书可称经典?
梵华法师:经者,径也,就是道路的意思,贯穿真理的道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佛教文化占据重要地位。文化传承要靠书籍,只有经得住历史考验的书籍才能称为经典。

营员发言谈感受
梵华法师请三位营员分别谈了参加夏令营的感受,学员说到:对念佛经的认识不同了,感受到了佛经的摄受力;个人非常喜欢法护法师课程中的诵经和禅修,非常喜欢怀进法师开示,增强了自己学佛的信心;通过本次夏令营改变了自己对佛教的偏见,也改变了自己只知到吃喝玩乐的生活态度。由于和法师们的交流时间仅有两个小时,很多营员的学习感受不能现场分享,梵华法师建议大家把感受写在《学修手册》里。
梵华法师表示非常高兴听到营员们的收获,梵华精舍愿意今后为大家创造更多的学修机会,精舍的各位法师非常愿意为营员们的困惑或烦恼给出开示,帮助营员们早日找到解决之道。
撰稿:赵连平、张世祎 摄影:李鸿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