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礼仪在中国三大传统文化中是很有特色的,佛教需要可行的制度建设,制度建设里面最根本的就是佛教戒律。“以戒为师”、“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
礼仪是一项社会的实践,礼植根于传统之中,礼包含情感和形式,礼的具体内容可以依据情境有所改变,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对待,礼具有社会合法性。
佛教礼仪的庄重表现为四个特征:事为理相,情蕴礼中;因地制宜,因时而异;情景交融,有声有色;出世入世,礼为无导。
接下来,法师讲了礼仪在现实生活中的指导意义,如参访礼仪、吃饭礼仪、讲话的礼仪,以及佛教的唱诵礼仪等等。从进入大殿的礼仪,到如何尊敬佛像;从如何请经、持经,到如何诵经;从如何称呼大德,到如何与大德谈话;从行住坐卧四威仪,到佛门日常礼仪,讲得细致入微,无所不包。营员们听得认真,如理思维,表示信受奉行。
最后,法师教营员们唱了《炉香赞》和《回向文》,让营员们充分感受到佛法的滋润和洗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