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道儒教授做《佛教思想文化与现代价值》讲座
2014年8月2日下午两点,梵华精舍第三届“佛教文化和生活”大学生夏令营举行《佛教思想文化和现代价值》讲座。主讲人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魏道儒教授。魏教授是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佛研究中心主任。

魏教授为营员讲课
围绕佛教思想文化与现代价值,魏教授从如下六个方面进行阐述:佛教思想与精华标准、社会需要与时代呼唤、以人为本与自我拯救、道德底线与理想品质、奉献思想与圆融境界、佛教思想与核心价值观。
关于佛教思想的精华,魏教授讲到佛教思想有多种来源并具有多元结构的特点,可以用佛教的三法印来印证确认真正的佛教思想,三法印即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与寂静涅槃。衡量一种宗教思想是否称得上“精华”的最终标准是当代的社会实践,尤其是看能否有助于解决三对矛盾,分别是人与自我的矛盾、人与社会的矛盾。

课堂氛围轻松愉快,笑声不断
佛教提倡以人为本与自我拯救。魏教授从“佛不灭业”、“生佛平等”、“心造诸如来”、“顿悟成佛”进行了讲解。对于佛教思想中的“道德底线”与“理想品质”。魏教授在这里引用了两处对应,一个是“五戒”对应着儒家的基本伦理道德,另一个则是“四无量心”对应着人们所追求的理想品质。关于拯救自己与拯救他人,魏教授认为就是佛教中所谓的自度与度他。魏道儒教授认为学习佛教思想的目的就是要达到和谐共存、无碍圆融的境界。魏教授希望营员们通过学修佛法,将其结合自己的现实生活,从实践中去验证佛法思想文化的现代价值。
他们在认真聆听
他们在认真聆听
他们在静静思索

他们在静静思索

他们在认真记录
魏教授讲课风格生动活泼、风趣幽默,深深感染者大学生营员。
撰稿:赵颖、李鸿飞
摄影:冯中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