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华法师漫谈《佛教文化与生活》
2014年8月3日下午,夏令营营员代表礼请梵华精舍住持梵华法师为营员们做《佛教文化与生活》讲座。

营员代表礼请梵华法师进入讲经堂
首先,梵华法师讲解了解放后国内先后存在的“宗教鸦片论”“宗教饮料论”,并讲到毛泽东主席在通读了禅宗经典《六祖坛经》后,提出了“佛教文化”思想,中国社会活动家、宗教领袖、诗人、书法家赵朴初先生积极提倡“佛教文化”思想,弱化“宗教鸦片论”。
然后,梵华法师向大家讲解了何为“儒、释、道”。 “儒”家思想曾长期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官方意识形态存在。“释”是古印度净饭王太子乔达摩悉达修行成佛后,弘扬并历代传承的教法,称为释教或者佛教。“道”指的是东汉末年道士张道陵依据《道德经》创立的宗教。
梵华法师为营员开示
佛教是整个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坚力量,佛教文化所蕴含的财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建筑、绘画、书法、装帧在生活中处处可见。例如“教”这个字,由“孝”和“文”组成。在甲骨文中,“孝”字的形态为一位老人的手抚摸孩子的头,如灌顶状。孝就是一种传承,老人将自己的经验传给自己的子孙后代,“教”也视为一种文化的传承。
梵华精舍大殿穹顶彩绘
随后,梵华法师向大家简单介绍了佛教八大宗派。一是三论宗又名法性宗,二是瑜伽宗又名法相宗,三是天台宗,四是贤首宗又名华严宗,五是禅宗,六是净土宗,七是律宗,八是密宗又名真言宗。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性、相、台、贤、禅、净、律、密八大宗派。其中禅宗又分为沩仰宗、临济宗、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
学员互动环节
最后,在与营员互动的环节中,梵华法师讲到“六和敬”思想:身和同住、语和无诤、意和同悦、戒和同修、利和同均、见和同解。这六和虽有六种,亦可摄为两种,即“理和”与“事和”。如“见和同解”,即指大家所证悟的真如理性,也就是对宇宙人生所认识的真理,是只有一个,没有两样的,故在思想方面,不消说自然能趋于一致;其他的五和都是属于事相方面的。思想既然统一,行动自然也趋于一律,这也是必然的道理。所以,佛教徒的六和生活,不但可为佛教团体的生活准则,也可为社会一切团体的准则。
通过梵华法师的讲授,营员们中国儒释道文化精神有了更多的了解。
摄影 :马跃峰 撰稿:刘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