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法禅修
觉苑讲堂
答疑解惑
文化教育
佛教常识
佛教故事
短期出家
佛七共修
禅七共修
您当前所在位置为:首页 > 弘法禅修 >
<国学泰斗楼宇烈先生“佛教文化与生活”讲座>
  

国学泰斗楼宇烈先生“佛教文化与生活讲座

 

 201488日下午,梵华精舍夏令营有幸请到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国学泰斗楼宇烈先生为大学生夏令营营员讲述“佛教文化与生活”。

 

 

楼宇烈先生为夏令营营员做精彩讲座 

 

    首先,楼老为大家讲述禅宗经典《六祖坛经》中的一句话,“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佛法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出世间求菩提是不可能求到的。二十年前,河北柏林寺净慧长老,推动举办以“生活禅”为理念的大学生夏令营,倡导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坐禅是一种形式,但需要这种形式让我们体会“定”的精神,只要领会这种精神,随时随地随处都可以生出禅定。修行是处处时时都有的,保持一颗庄严、修行的心,根本在于改变。佛教认为,我们很多习性、生活中的烦恼,源于面对千姿百态的大千世界,有各种各样的分别心、执著心,拿不起、放不下,被种种烦恼所缠绕。禅定意为“静思”,所谓坐禅,即让我们专一起来,一个人静坐、梳理问题,找到症结,开启智慧,破解它。更大的考验,是在现实生活中,面对纷繁复杂的事情,不用分别心、执著心对待。所以,无形之修较有形之修更难。

 

 

营 员 仔 细 聆 听 楼 老 教 诲

 

 楼老虽已年近八旬,但精神矍铄、思路清晰, “拍拍、打打、蹲蹲、起起、扭扭、捏捏、遛遛、达达”就是先生的养生妙方。“好好吃饭、好好睡觉”,不计较吃、穿,才是现实生活修行人。做本分事,把当下应承担的事情做好,学生的本分就是学习。

 

 “人为万物之贵”人有主动性,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人有思想,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荀子讲通过教育,懂得尊老爱幼,懂得做人的道理,不能放任自流。通过发扬“恻隐之心、羞耻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培养仁、义、礼、智。如“离离原上草”般坚强,不怕生活中的挫折,视挫折为磨炼。

 

 最后,楼先生勉励大家,“未出土时先有节,及明明处尚虚心”做人要有大丈夫气节,于卑微处有气节,位显赫时持谦虚。“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觉悟人生,奉献人生”。

 

 据悉,楼老受梵华法师邀请已经连续三届前往精舍给大学生授课,楼老慈悲济世、对国学的深厚情感,对人间佛教的弘扬与推动,都是值得我们学习效法。

 

 

撰 稿:刘小思    摄 影:李全宇

 

 


Copyright 2012 版权所有 河北省霸州市梵华精舍
电话:0316-7271328 传真:0316-7271328
手机:13343162664
冀ICP备12010246号 邮编:065700 技术支持:联通广告
地址:河北省霸州市益津北路39号(霸州市佛教协会)(106国道东侧,茗汤温泉度假村北,霸州市人民法院斜对面,津保铁道桥南侧路东)
微信公众平台:fanhuatemple

梵华精舍对公账号信息:
开户行:中国银行霸州支行
收款人:霸州市梵华精舍
账  号:101892149798
咨询人:(藏华师父)13343162664
客  堂:0316-7271328

网站管理后台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