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法禅修
觉苑讲堂
答疑解惑
文化教育
佛教常识
佛教故事
短期出家
佛七共修
禅七共修
您当前所在位置为:首页 > 弘法禅修 >
<第四届大学生夏令营讲座(2)——高承珊教授讲座《佛教艺术》>
   

梵华精舍第四届“佛教文化与生活”大学生夏令营讲座(2

燕山大学高承珊教授讲座:佛教艺术

 

【编者按】高承珊(高山),燕山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1962年生于一个艺术家庭,其父亲是中央美术学院第一届毕业生,自幼受家庭的熏陶,对自己的人生和艺术自然而然有了一个追求的方向。17岁时感动于敦煌艺术的伟大,开始学习和临摹壁画长达7年,长期留连往返于石窟之中,与佛教文化艺术结下不解之缘。1990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装潢系, 2004年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做访问学者2007年武汉大学硕士毕业。    

201582,第四届“佛教文化与生活”大学生夏令营进入第二天,梵华精舍邀请到燕山大学艺术学院高承珊教授为营员们开讲《佛教艺术》。

 

高承珊教授在讲课

    夏令营营员们在上课之前,由班主任老师带领,礼请高承珊教授到讲经堂授课。高教授对此发表了自己的感触,中国传统文化讲求“孝亲尊师”,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似乎已将这种礼仪遗忘。值得庆幸的是,请师仪式、用斋礼仪、跪拜礼仪等传统礼仪在佛教寺院里历久弥新,与佛教经典、法器、建筑、音乐等其他文化形式一样,依旧保持着鲜活的生命力。

 

高承珊教授在教营员们画佛像

    什么是佛教艺术?佛教艺术随佛教的诞生而产生,其主要形式为寺院艺术和石窟艺术。佛教石窟模仿寺院形式而建造,融建筑、雕塑和绘画于一体,因此佛教艺术泛指与佛教相关的建筑、雕塑、绘画、文学与音乐等艺术作品。高教授指出佛教艺术是一种精神上的富有,是我们人生中最高级的享受,从中获得的幸福感远超于GDP带来的幸福感。

 

高承珊教授在指点营员画佛像

为什么要画佛像?佛像不仅仅是一种美术工艺,它也是一种境界,看到佛像会使我们的内心变得宁静。我们从小的教育并没有给我们指引人生的方向,只是指引活着的方向,这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情,而画佛像会使我们感应到佛菩萨的慈悲,佛菩萨圆满的人格,消除内心的迷茫,指引生命的方向。我们画佛像也是告诉我们自己要向佛菩萨看齐,通过画佛像去感知佛菩萨的存在,消除内心的贪嗔痴,把握自己的念头,念头决定命运,心在哪,人就会在哪。

 

营员间在交流画佛像的心得

生命本来就像一场旅行,每个人选择的道路不同,所看到的风景也会不同,到达的终点也会不同,而有时人生道路的抉择其实只在一念之间。每人都可能会迷茫,到底要走哪条路,到底哪条是阳光明媚鸟语花香,哪条是曲折坎坷布满荆棘,选择是需要智慧的,而佛教文化恰恰能帮我开启内心智慧,让每个人都有一条精彩的人生道路。    

 

营员们在认真学画佛像

在高教授的指导下,营员们恭敬虔诚地用线描的方式学画佛像,亲身体验画佛像时的殊胜,感受佛教文化的智慧。营员杨子润说:“我们内心想什么,我们生命中就会积累什么,画佛像本身也是一种修行,在画佛像的同时,我们会不由自主的去念佛想佛,同时也会积累福报!”

 

撰稿:王丽
摄影:袁振胜 苗青  

   


Copyright 2012 版权所有 河北省霸州市梵华精舍
电话:0316-7271328 传真:0316-7271328
手机:13343162664
冀ICP备12010246号 邮编:065700 技术支持:联通广告
地址:河北省霸州市益津北路39号(霸州市佛教协会)(106国道东侧,茗汤温泉度假村北,霸州市人民法院斜对面,津保铁道桥南侧路东)
微信公众平台:fanhuatemple

梵华精舍对公账号信息:
开户行:中国银行霸州支行
收款人:霸州市梵华精舍
账  号:101892149798
咨询人:(藏华师父)13343162664
客  堂:0316-7271328

网站管理后台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