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曾经听到这样的故事:有一个富翁,虽然很有钱但每日都处在紧张烦恼之中,他看到住在大楼旁边小破屋的一对靠捡垃圾为生的夫妇,虽然一贫如洗,但每日笑声不断,于是他想试试这对夫妇在有钱的情况下,是否能听到他们的笑声,就叫人给那对夫妇送去一包钱。那对夫妇忽然得到生来从没见到过的这么多钱,开始的时候很惊喜,但到了那天晚上,怎么也快乐不起来,因为他们担心,他们那座破屋,能否留得住那包钱。于是整个晚上,两个夫妇守着那包钱,生怕睡着,被人偷了,就这样战战兢兢地过了一夜。第二天两夫妇实在受不了,就将那包钱原封不动送还给富翁,从此那破旧的小屋虽贫穷,又可以听到欢快的笑语。 这个大故事是不是真的,我们无从考证,但在我身边倒有一件事告诉我,有钱人的日子亦非过得如意。我有一个朋友,小时候家里姐弟多,父亲又多病,家里很穷,有时候一家人吃饭都成问题,上学的时候,总觉得低人一等。这样的家境,练就了他刚强的性格,同时也培养了他对金钱的渴望,长大后经过十几年的打拼,积累了不少的资产,在周围的人中,也算是有出息的人了。有一个晚上在喝茶的时候,他忽然诉起苦来,他说有些事搞得他很烦恼,以前没钱的时候,每日为钱而悉,经过这么多年的打拼,总算有些积蓄,但新的烦恼又出来了。他说自己有了一些积蓄后,起初看到有些亲戚朋友有困难,出于同情,他会主动去帮助他们,但时间长了,很多人认为,他有的是钱,而且很好说话,便经常向他借,特别是在每年的年关时,有时家里同时来了好几个借钱的人,搞得他手机也不敢开,也不敢回家过年。他说,这些借钱的人,有些确实是需要帮助的,有的借钱却是拿去赌博,有的拿去吸毒,借出去了,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拿回来,有的根本就别想拿回来,不借给他,又碍着面子,搞得借又不是不借又不是,很为难!借钱的时候,都是一副笑脸,好话说尽,向他要钱时,像仇人,搞得他实在烦恼…… 经常听到欠债的人,在年关时外出躲债,没想到这位有钱的朋友,因怕被借钱而不敢回家过年的。联系到新闻媒体经常报道的有些富翁被绑架被敲诈勒索的消息,看来有钱也并不一定都快乐。 因富有而产生烦恼,是不是贫穷就没有烦呢?显然不是的,受过穷的人,就知道因贫穷带来的烦恼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当家里的人,等着自己拿着微薄的工资去买回食物;当家里的人生了病,急需救命钱的时候;当孩子上学,急着要上交学费的时候;这些都是令人揪心得吃不下饭、睡不了觉的事情,哪有不烦恼的道理啊? 经常听到上了年纪的人说:“凡人凡人就是烦啊!”这句话也许是老人们的经验的总结吧!只要你没有参透生命的实质,它都会如影随形,不管你是富有还是贫穷。 以佛教的因果观念而言,人的一生贫富贵贱,是有一定因缘,而大部份的原因,在于过去世种下布施的因,借今生努力进取的缘,结出今生宝贵的果,前生若无财物布施,今生吝啬又不行善,纵使聪明过人,机关算尽,最终还如竹篮打水――一场空。 因贫穷或者富有而生烦恼,那是凡夫的境界,对于那些为体悟生命实质的人而言,贫穷与富贵都是他们修道的助缘,有些人很富有但觉得生命不长久而出家修道,最终成为出世圣者;有些人因贫穷而感悟生命中的苦痛,为寻求解脱,最终走上修行的道路。 所以说烦恼的根源并不是富有与贫穷,而是我们这一颗多欲且迷惑的心。当我们有一天悟透生命的实质,就会感觉得到富有自有富有的好处,贫穷也有贫穷的方便;更能利用它做为积聚福德和智慧的缘。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