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法禅修
觉苑讲堂
答疑解惑
文化教育
佛教常识
佛教故事
短期出家
佛七共修
禅七共修
您当前所在位置为:首页 > 弘法禅修 >
<第五届“佛教文化与生活·经典传承篇”--王淮珠教授:书籍制作技术的起源与发展>
   

河北省霸州市梵华精舍第五届“佛教文化与生活·经典传承篇”
公益夏令营讲座【2
王淮珠教授:书籍制作技术的起源与发展

201682日上午,全国印刷标准委员会专家顾问、印后专家王淮珠教授莅临梵华精舍,为梵华精舍第五届夏令营营员讲授《书籍制作技术的起源与发展》。

 

王淮珠教授

我国作为书籍制作技术最早的国家,早在公元前1600年就已出现龟骨册的制作和使用,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经过三千多年的变革进化,书籍制作技术发展至今已有装法14种(龟骨册书、简策装书、卷轴装书、龙鳞装书、经折装书、蝴蝶装书、合和装书、包背装书、古线装书、平装书、骑马订装书、精装书、豪华装书、活页裱头装书),订联法9种(扎结订、粘联订、古线订、三眼线订、铁丝订、缝纫订、锁线订、无线胶粘订、塑料线烫订),并且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还在陆续创新、变革。现在书籍制作技术已达到了一个“基本完整化阶段”,并正在向设备的自动智能化、工艺技术的个性化、材料的多式样环保化的高层阶段发展。

 

课程中,王教授按照发展时间顺序,以诙谐幽默的语言,其间穿插自己在科研工作期间的亲身经历,为大家介绍了龟骨册书、简策装书、卷轴装书等书籍的装法。

“龟骨册书”是一种用乌龟壳和动物骨作为书籍材料,经在上面刻写文字制成书的。乌龟壳称“甲”,以腹甲为主、背甲为辅;动物骨主要以牛羊的肩胛骨为主,少数用胁骨作为材料,刻写文字,即“甲骨文”。字多而长时,便将其联排扎缀成册,这就是世界上最早的书籍制作方法“龟骨册书”。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有了很大发展,笨重的龟骨书已不能满足人们当时的需求,因此人们又发明了将竹和木,削成条状或块状取代甲和骨用来刻写或书写后将其编排扎缀成“简策书”。

卷轴装的出现是书籍制作技术从初级阶段到发展阶段的演变过程。公元二世纪汉代宦官蔡伦发明和改进了可以书写文字的纸张后,书籍材料开始由昂贵的丝织品向纸张转变,即出现了织品与纸张或纸张裱织品合用的卷轴装书材料。卷轴装使用盛行期大约从公元5世纪开始一直持续到现代。现在卷轴装书籍已成为一种装饰品、艺术品,多作为装饰馈赠亲友或收藏。

 

 

 

王教授藏书

接着王教授和营员分享了精美书籍的照片,并拿出自己的珍贵藏品供营员观赏、学习,悉心讲解每一件藏品的来历、制作工序,营员纷纷赞叹其工艺之精美、技艺之精湛。最后王教授对营员提出希冀:“年轻人是八九点钟的太阳,世界是你们的。希望你们能将我们这些经典、文化都继续传承下去。”

 

 

精舍住持梵华大和尚参加授课

 

王教授向营员展示、讲解自己的藏书

 

 

撰稿:范旭
摄影:王昆


Copyright 2012 版权所有 河北省霸州市梵华精舍
电话:0316-7271328 传真:0316-7271328
手机:13343162664
冀ICP备12010246号 邮编:065700 技术支持:联通广告
地址:河北省霸州市益津北路39号(霸州市佛教协会)(106国道东侧,茗汤温泉度假村北,霸州市人民法院斜对面,津保铁道桥南侧路东)
微信公众平台:fanhuatemple

梵华精舍对公账号信息:
开户行:中国银行霸州支行
收款人:霸州市梵华精舍
账  号:101892149798
咨询人:(藏华师父)13343162664
客  堂:0316-7271328

网站管理后台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