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法禅修
觉苑讲堂
答疑解惑
文化教育
佛教常识
佛教故事
短期出家
佛七共修
禅七共修
您当前所在位置为:首页 > 弘法禅修 >
<什么是三皈五戒?>
  
梵华法师于精舍讲经堂为大众宣讲《在家律学》
 
若要成为正式的佛弟子, 必须经过三皈的仪式, 这一仪式的重要性 , 就像国王的加冕、 总统的就职、 以及党员的入党等 , 是打内心表现出来的一种效忠的宣誓、 一种恳切的承诺、 一种渴仰的祈求、 一种生命的新生、一种虔诚的皈投 , 所以皈依是极其重要的。
 
“皈依不是他家事,福德还从自己生。”学佛也确实如此,从皈依三宝开始,正式走入佛法大门,成为一名佛弟子,开始学习实践福慧之法。
 
也有一些人认为,只要心存善念就好,一样可以去看佛经,学经典,无须去接受一个什么所谓的三皈五戒仪式。其实不然,我们可以从原始佛典中看到,无论是在家众还是出家众,都是听闻了佛及弟子所开示的佛法后,才至诚皈依于三宝,受持五戒,在佛面前发起誓言:“我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听我于正法中为优婆塞!自今已后不杀、不盗、不淫、不欺、不饮酒,唯愿世尊及诸大众当受我请。”
三皈五戒的内容和意义:
 
所谓三皈五戒,就是三皈依和在家居士五戒。三皈依的内容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五戒的内容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一、三皈依的对象
 
佛,即是释迦牟尼佛,也可以说十方三世一切佛。
 
法,即是释迦牟尼佛成道后,所说的一切法。(三藏十二部)
 
僧,即指清净和合的僧团集体,不是指某一个人。
 
二、为什么皈依三宝?
 
“佛、法、僧”三个对象,之所以能称为“宝”,即是其所具足如珍宝一样的品质和功用。佛之所以称为宝,是其证悟宇宙人生的真理,洞悉我们众生生老病死的根源,并将其道理说给弟子,使其证悟,从痛苦中解脱出来。这所说之“法”,则成为人天至宝,依次修学,皆可成就。而僧团则成为世代传播佛陀所说之法的载体,是历代祖师大德的艰辛努力,才将这些珍贵之宝继承发扬至今,使我们能够依现今的僧团得受三皈五戒,继而听闻佛法,乃至成就菩提。所以,僧宝即是指清净和合的僧众团体,也是所有为佛法传播努力的僧众。
 
“三宝是慈航,一瓣心香,皈依法中王”。
借此殊胜因缘,大家通过受持三皈五戒,再次升起对三宝的信心,要感觉如获至宝,乘三宝大船,扬起正确信仰的风帆启航,向解脱,向成佛的目标前进。
 
 
皈依佛,两足尊;
皈依法,离欲尊;
皈依僧,众中尊;
皈依佛,不堕地狱;
皈依法,不堕饿鬼;
皈依僧,不堕旁生。
 
 
 
三、皈依三宝的期限
 
在大家受戒时,将会念到:“尽形寿皈依佛,尽形寿皈依法,尽形寿皈依佛僧”。这也明显说明皈依的期限是“尽形寿”,就是从受戒起,直至命终。
 
其实我们皈依三宝是生生世世的事情,今生皈依三宝学习佛法,来生还要藉此善业继续皈依三宝,直至成就菩提都要皈依三宝,不离三宝,不要感觉只是受戒仪式的事情。所以,我们要发愿生生世世不离三宝。
 
四、皈依三宝所须注意的三点
 
在受戒仪轨中,大家将会念到“宁舍生命,终不皈依外道天神、外道邪说(典籍)、外道徒众”。这三个不皈依是指我们皈依佛法僧三宝后,不能再皈依的范围。这也不是不让我们接触,而是让我们知道,我们的誓言是:“以佛为师、以法为师、以僧为师”。所以,我们佛弟子是以佛法僧三宝所教授的标准去待人接物,去工作生活。
 
五、在家居士所受持五戒的主要内容
 
五戒的名称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1.不杀生戒,为在家五戒之首,这也说明生命对于每个有情是最为珍贵的,一切善法皆依每个生命个体建立,所以,我们要保护好自己的生命,同时也要维护他人的生命,还有一切有情的生命,不可因自己利益而危害到其他有情生命。
 
 
2.不偷盗戒,又名不与取戒,简单来说,就是不能去拿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只要把握这个原则,就可防护好此戒,切勿因贪心而生盗心,窃取他人心爱之物;令自己亏福无德,还让别人生忧苦恼,损人损己,不可为之。
 
 
 
3.不邪淫戒,此戒从表面来说是为了维护合法夫妻关系,其实更深层的意思是让在家居士了知危害他(她)人的过患。所以,受持此戒的在家居士,不可以与自己合法夫妻关系之外的人发生男女关系,守护自己,保护他人,创造家庭和睦与社会和谐环境。
 
 
4.不妄语戒,此戒有包括四个内容:妄言、绮语、恶口、两舌,妄言,就是说谎话,说瞎话,有说没有,没有说有。而最重要的是说未证言证的话,就是所谓的大妄语。简单来说,即是自己没有证达某个果位,而偏要向他人说自己证达某个果位,慢心抬高自己。即使证达,也不可说。绮语,就是花言巧语,谄心媚态而达到自己某种目的。恶口,就是以瞋心而出言不逊,骂人、说脏话。两舌,又叫离间语,就是以恶心拆散他人利益关系所说的一切言语。针对妄语这条戒,大家要严加防范,谨记佛说“斧在口中”的教诫,三思而语。
 
 
 
5.不饮酒戒,佛制此戒,皆因饮酒能使人迷惑,智慧不发。过度饮酒导致其它诸戒不能防范,导致更大不良后果。所以,在开缘上来说,酒只能外用,比如外敷、擦拭,凡有酒色、酒香、酒味,能醉人之酒,决不能饮用。这醉人,不是从个人酒量来说,是从酒性上来说,请各位信众谨记。
 
另外,在家居士若不能受持五条戒,可分开受持。例如:暂时没有条件和能力受持某条戒,可先不受持此条戒。诸多戒律中,唯有在家居士五戒可以分开受持,这也从中能体会到佛陀的慈悲与方便,使信众逐步了解佛法,进而增上。
 
六、三皈五戒的意义
 
三皈五戒的意义是可以脱离三恶趣苦。而受持五戒,则可得人天福报,这也是三皈五戒最基本的功德与意义。若在此基础上进而学习佛法,开发智慧,断除烦恼,则能直至解脱成佛,戒为无上菩提本也是此义。所以说,智慧的开启是学佛最为重要的,皈依三宝是我们走向解脱、开启智慧的第一步。

Copyright 2012 版权所有 河北省霸州市梵华精舍
电话:0316-7271328 传真:0316-7271328
手机:13343162664
冀ICP备12010246号 邮编:065700 技术支持:联通广告
地址:河北省霸州市益津北路39号(霸州市佛教协会)(106国道东侧,茗汤温泉度假村北,霸州市人民法院斜对面,津保铁道桥南侧路东)
微信公众平台:fanhuatemple

梵华精舍对公账号信息:
开户行:中国银行霸州支行
收款人:霸州市梵华精舍
账  号:101892149798
咨询人:(藏华师父)13343162664
客  堂:0316-7271328

网站管理后台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