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青年夏令营讲座】赵嘉福教授:佛教典籍装帧欣赏 ——赵嘉福教授:佛教典籍装帧欣赏

营员起立恭迎赵嘉福教授
2017年8月2日下午13:45,庄严的请师仪式后,梵华精舍住持梵华法师陪同上海复旦大学赵嘉福教授精神矍铄地步入讲经堂,为营员们讲授《修书与修心》。赵教授已经74岁高龄,是建国后国家培养的第一批古籍修复专家,师从老一辈修复大师黄怀觉先生。

复旦大学赵嘉福教授
赵教授为营员们展示了三件珍贵的佛教经典藏品,让学员们大开眼界,赵教授和梵华法师共同为营员们做讲解古代典籍装帧技术。第一件藏品是《永年传世佛经》。原作是世界三大木塔之一的中国山西应县木塔佛像装藏中发现的国宝级经书。此藏品经由宁波天一阁研究员李大东居士发心监制。赵教授和梵华法师轮流为营员讲解,卷轴装裱是我国最早的装帧形式,始于唐代。与我们经常看到的黑色字体雕版印刷作品不同,这部《永年传世佛经》的字体是红色的。雕版完成后的首次印刷的颜料会选择朱砂。这种初版有专门的名字叫“开红”,在此以后会选用黑色,再也无法转成红色,因此红色雕版印刷作品非常稀有,属于限量版的珍品。

梵华法师讲解佛经装帧
营员瞻仰红色雕版《永年传世佛经》
第二件藏品则更让学员们叹为观止,北京祐吉斋的《三十二篆体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以及《法界源流图》。它是以龙鳞装的形式将这两件传世佳作结合在一起,完成一件从来没有过的绝世珍品。文字部分采用明万历年间刻印的《三十二篆金刚经》为底本,画卷部分则为历经宋、元、明、清四代五百余年的《法界源流图》。当整个卷轴舒展开来,呈现在观者面前的是一幅精美的立体书画卷。

赵嘉福教授为营员介绍鱼鳞装
第三件藏品是康熙皇帝亲笔手书的《金刚经》的复制品,被誉为书法艺术与传世经卷完美结合的珍品,原作已被北京故宫博物院永久收藏。康熙帝手书《金刚经》临摹明代大书画家董其昌的小楷,儒雅的王道之气跃然纸上。梵华法师为营员们讲解:康熙皇帝非常孝顺,在母亲大寿前三天会持斋戒、沐浴、焚香、手书经典为母祈福。天子尚且如此,这种孝敬长辈的方式值得我们学习。
康熙手书《金刚经》复制品
带领大家欣赏过三件藏品后,赵教授还向营员们展示常见的古籍装帧形式,还和大家分享了自己与佛教的缘分,以及他对佛教的体会:信仰佛教,首先要做一个善良的人。赵教授虽然年事已高,身体抱恙,但仍发心每年坚持来到梵华精舍义务为“佛教文化与生活”青年夏令营营员们讲授古籍修复技术,从2012年开始一直坚持到现在。赵教授对青年们寄予厚望,希望更多年轻人学习古籍保护与修复技术,让更多经典书籍传承于世,为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奉献力量。
赵嘉福教授为营员们讲解古籍
本届夏令营期间,赵教授还发心利用授课以外的时间,将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著名书法家赵朴初老居士手书的《心经》篆刻在石碑上供养给梵华精舍道场。赵教授提倡大家要知恩报恩,发挥专长服务精舍,而不局限于用善款供养。课程结束,营员们和赵教授与梵华法师合影,法喜充满。

营员们和赵嘉福教授、梵华法师合影
撰稿:张世祎、贾玉峰 摄影:任易天、赵连平、贾玉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