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法禅修
觉苑讲堂
答疑解惑
文化教育
佛教常识
佛教故事
短期出家
佛七共修
禅七共修
您当前所在位置为:首页 > 弘法禅修 >
<【第六届青年夏令营讲座】梵华法师:漫谈佛教文化与生活>
   

【第六届青年夏令营讲座】梵华法师:漫谈佛教文化与生活

201784日下午1345,第六届佛教文化与生活·经典传承青年夏令营组委会礼请梵华法师为营员授课,主题是《佛教文化与生活》。梵华法师是中国佛学院讲师、中国古籍保护协会会员,此外还担任霸州市佛教协会会长,梵华精舍住持。

 

讲座前的请师仪式

梵华法师讲到,每一位营员都要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感恩佛陀的教诲,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今天能有条件修学佛法,要依赖传承至今的佛教经典,我们有责任保护佛教经典的物质载体——古籍,才能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接触佛法,走向觉悟。

 

梵华法师

佛教经典传入大约在汉哀帝元寿元年,大月氏王使伊存口授博士弟子景卢以《浮图经》。印度佛教在中国的最初传播者是与译经相联系的,最早的一批译经者,不是中国本土人士,而是西域来华僧人。

安世高,原为安息国太子,自幼信奉佛教,于东汉时期在洛阳翻译佛经,安世高可以说是佛经汉译的创始人。鸠摩罗什,佛学造诣极深,与玄奘、不空、真谛并称中国佛教四大译经家,位列四大译经家之首、翻译学鼻祖,是中国佛教八宗之祖。鸠摩罗什所译经论影响巨大,为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做出了贡献。

 

梵华法师为营员开示

佛教从古印度传入中国,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最终形成了中国佛教。佛教与中国社会生活融为一体,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隋唐时期,中国对外交通的不断开拓,中国佛教开始文化输出,传播海外。唐朝高僧鉴真法师,在佛教戒律传承与弘扬方面做出卓越的贡献,法师在建筑、雕塑、医学等方面成就颇深,曾先后六次东渡日本,弘传佛法,为日本天皇授戒,促进了中国与日本佛教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营员们认真听讲

佛法本是一味的,由于接受者的善根、福德、因缘不同,因此佛法在传播的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分支派别。

中国佛教派别主要有八宗,分别是三论宗、唯识宗、天台宗、华严宗、禅宗、净土宗、密宗、律宗。

这些宗派的义理、法门虽各有偏重,但都是引导世人获得安乐、解脱的法门。

三论宗,是中国隋唐时代的佛教宗派,后秦鸠摩罗什传译《三论》,为创立三论宗奠定了理论基础;

唯识宗,分为旧唯识和新唯识,代表人物分别是真谛法师和玄奘法师;

智者大师为中国天台宗祖师,于瓦官寺开法华经题,从而树立新宗义,判别解释经文,奠定了天台宗教观之基础;

华严宗,依《大方广佛华严经》立法界缘起,事事无碍的妙旨;

禅宗,主张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净土宗,目前我国修学人数最多,是以专修念佛求往生阿弥陀佛净土的法门;

密宗,必须经阿阇梨亲自灌顶,亲自授三昧耶戒,并持执不怠,不经传授不得互相传习及在非密宗信众中显示,因此称为密宗。由于三武灭佛等历史原因,从唐朝以后,密宗在我国几乎没有完整的传承;

律宗,发源地是陕西西安净业寺。因着重研习及传持戒律而得名。

 

回向仪式

梵华法师的分享深入浅出,引用的故事妙趣横生,让营员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到更多的佛教历史和佛学常识,引发了营员们学习佛教文化的兴趣。梵华法师勉励营员们要尽量多了解和学习佛教文化,同时学以致用,将佛法应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欢迎更多营员发心来梵华精舍学习经典、保护经典,修复经典、传承经典。

 

 

撰稿:彭俊楠、蒲思倩
摄影:李鸿飞

 


Copyright 2012 版权所有 河北省霸州市梵华精舍
电话:0316-7271328 传真:0316-7271328
手机:13343162664
冀ICP备12010246号 邮编:065700 技术支持:联通广告
地址:河北省霸州市益津北路39号(霸州市佛教协会)(106国道东侧,茗汤温泉度假村北,霸州市人民法院斜对面,津保铁道桥南侧路东)
微信公众平台:fanhuatemple

梵华精舍对公账号信息:
开户行:中国银行霸州支行
收款人:霸州市梵华精舍
账  号:101892149798
咨询人:(藏华师父)13343162664
客  堂:0316-7271328

网站管理后台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