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法禅修
觉苑讲堂
答疑解惑
文化教育
佛教常识
佛教故事
短期出家
佛七共修
禅七共修
您当前所在位置为:首页 > 弘法禅修 >
<【第六届青年夏令营】田野中的修行——农禅>
   

【第六届青年夏令营】田野中的修行——农禅

今天是梵华精舍第六届佛教文化与生活经典传承青年夏令营的第四天,营员们一直期待着去户外农禅活动。农禅是中国古代佛教禅宗寺院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也是禅宗必修的一个觉悟法门。禅宗僧侣融禅于农、以农悟道的生活习惯和修行方式,促进了农禅制度的形成与发展。长期开垦荒地和一日不作一日不食是农禅的最大特点。同时,具有一定规模的禅宗寺院的农业生产也对中国禅宗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并形成了农禅并重文化传统。因此可以说农禅文化是中国禅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届营员大部分来自城市,没有在田间干农活的经历,因此夏令营组委会特意安排农禅体验活动,到精舍功德田里去干农活。

 

黎明即起,整装待发

早上四点半营员听到打板起床,五点在精舍山门口集合出发,排成一条长龙,营旗开路,在夏令营副班主任、精舍知客藏华法师和生活老师藏贵居士带领下,脚步轻快地向精舍功德田行进。由于昨天下了雨,清晨的空气非常湿润,路上薄雾弥漫,夹杂着树木和花草的清香。

 

列队行进

随着天光逐步放亮,太阳也开始从东方升起,营员们到达精舍的功德田。大家排好队,由精舍知客藏华法师带领大家合掌发愿,三称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圣号。

 

藏华法师安排了农禅活动的分工。男生由藏贵老师带领锄草,精舍已为营员们准备了手套、镰刀和镐头。很多营员第一次接触这些工具,藏贵老师就为大家做示范并指导大家区分哪些是庄稼,哪些是杂草。营员们一招一式的学,每个动作都是那么有板有眼,动作越来越熟练,锄草的速度也越来越快。

 

除草

 

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班长

女生分成三个小组负责采摘野菜,一组负责采野苋菜(俗称人行菜),二组采红薯尖,三组采南瓜尖,这些野菜将会出现在当天午斋的菜谱里。

藏华法师首先教大家识别植物,什么是野苋菜,什么是红薯秧,什么是南瓜秧,尤其要注意南瓜秧和一种野瓜秧的区别,二者虽然叶子形状相似,但后者偏小,并且秧上有结着很多金桔大小绿色小瓜。藏华法师说:这种野瓜是苦的,吃完后会泻肚,千万要认识清楚,不要给我们的身体带来伤害。在采摘过程中,营员们发现在田里确实有很多野瓜秧,摘下小瓜,掰开闻起来有黄瓜的味道,用舌尖舔一下确实有苦味。营员们很好奇这种植物的名称,于是就上网搜寻了一下,原来这种野瓜叫马泡瓜,是一种中药,具有解毒、清热、利水、利尿等功效,是解酒的良药,对于肥胖患者、高血压患者、癌症患者、高血压患者都很有疗效,这也是今天在生活常识方面的一大收获。

 

藏华法师展示野苋菜

 

藏华法师示范采红薯尖

 

藏华法师展示南瓜尖

 

藏华法师展示野瓜秧

为了做好劳动保护,精舍为女生营员准备了套袖,防止小臂被划伤或沾脏。在采摘过程中,营员们小心翼翼的分别把野苋菜、红薯秧和南瓜秧嫩尖掐下来,分别装在不同的塑料袋里。田里的植物长得很茂盛,大家脚下慢慢移动着,地里花秧上的露水打湿了鞋子和裤管,还沾上了很多泥土,可是大家都没有停下来,一直在地里快乐的穿梭着,采摘着,享受着这份劳动的喜悦。还有营员快乐地唱起佛歌,悠扬的旋律和欢笑声在田野里回荡着。有的女生营员们做了一会采摘后,尝试体验男生的除草体力活,巾帼不让须眉。

 

 

欢喜采摘

 

女生营员体验除草

临近早晨七点的时候农禅体验活动结束,男生除草任务顺利完成,女生也采到了做午斋需要的足够的野菜。全体营员列队静立,藏华法师带领大家在田头双手合十念三皈依回向。营员们脸上渗透着微微汗光,尽管背上有汗水,裤脚和鞋子也湿了、脏了,辛苦中却也包含着劳动的快乐。

 

回向仪式

通过今天的农禅体验活动,营员们深切的体验到生活处处是修行,田间劳作也是一样,从中感受苦与乐,因与果。中午餐桌上营员们将享用今天的劳动成果,大寮的志工将把野菜烹饪成舌尖上的素食美味。

 

愉快返程

 

 

撰文:赵连平、刘薇
摄影:李鸿飞、赵连平、任天易

 


Copyright 2012 版权所有 河北省霸州市梵华精舍
电话:0316-7271328 传真:0316-7271328
手机:13343162664
冀ICP备12010246号 邮编:065700 技术支持:联通广告
地址:河北省霸州市益津北路39号(霸州市佛教协会)(106国道东侧,茗汤温泉度假村北,霸州市人民法院斜对面,津保铁道桥南侧路东)
微信公众平台:fanhuatemple

梵华精舍对公账号信息:
开户行:中国银行霸州支行
收款人:霸州市梵华精舍
账  号:101892149798
咨询人:(藏华师父)13343162664
客  堂:0316-7271328

网站管理后台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