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青年夏令营讲座】张纬东老师:苏东坡的尚意人生
今天是梵华精舍第六届“佛教文化与生活·经典传承”青年夏令营的最后圆满一天,夏令营组委会在上午礼请到廊坊市政协副主席、著名书法家张纬东老师为营员们上了一堂生动而内涵丰富的课程,他讲述的主题是“苏东坡的尚意人生”。
张纬东老师为营员授课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张纬东老师从宋朝历史背景的更迭与苏东坡仕途变迁开讲,给营员们描述了一代文豪诗意畅快的人生。张老师生动的讲述,令营员们感受其文化功底的深厚。

苏东坡坐像
在宋朝的政权更迭的大背景下,苏东坡经历的人生起起落落。他的一生曲折坎坷,中年丧子,仕途不顺。苏东坡被贬黄州期间与佛法结缘,用豪放乐观的人生态度对待生活,战胜遇到的一切困难,在体会到人生既苦又甜的滋味后,依然对生活抱着畅快潇洒的心态。在黄州就任期间,和当地百姓也能和谐相处,当时众多友人来看望苏东坡,他与友人畅聊吟诗作对,随喜人生,呈现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弥留之际,东坡居士有言:“身已在极乐,何必阿弥陀?”表达了苏东坡的豁达潇洒与大智慧。

苏东坡《寒食帖》
苏东坡是书法与诗词界的泰斗人物,在文化史上的成就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苏东坡很多文采飞扬的诗词歌赋,豪放的诗词风也为宋词的繁荣奠定了充分的基础,尚意的艺术取向更为他增添了些许豪气。
张老师在课上和营员们分享了苏东坡诗词作品,例如“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呈现着大气,“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透露着豪气。苏东坡倡导“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难求”、“书初无意佳乃佳”的书法创作理念,推崇自然本色的审美创造,以“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豪放之外”为最高审美准则,掀起了“尚意”的旋风。苏东坡流传于世的书法作品有《寒食帖》、《洞庭春色赋》与《中山松醪赋》合卷等,均可称得上是他的代表作。

梵华法师开示
梵华精舍住持梵华法师在课程最后做开示:学习佛法与诗人写诗词是一样的,要多看、多读、多听、多写、多思考、多体验,先要把基础奠定好,再去盖高楼大厦。我们要珍惜自己的佛缘,滋养自己的善根,内化好自己的心灵,这样便能使自己的生活变得圆融,让自己的人生变得圆满。
讲座结束,营员献花后,全体营员集体起立,感恩张纬东老师授课和梵华法师的慈悲开示,大众欢喜合掌恭送。至此,夏令营全部学修课程,圆满结束
撰稿:刘薇、赵连平 摄影:赵连平、赵彦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