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的故事》
文章来源:普陀山佛教文化研究所主编 闻 妙编写
善财童子第四十九参 最寂静婆罗门

善财童子渐次向南行,来到为法聚落,见到最寂静婆罗门①,向他顶礼,右绕无数匝,恭敬合掌说:“大圣,我已经先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可是我还未能知道菩萨怎样学菩萨行?怎样修行菩萨道?我听说大圣你善能诲导,愿你为我开示。”
婆罗门回答说:“善男子,我证得菩萨解脱三昧,名叫‘诚愿语’②。在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菩萨,以这‘诚愿语’的缘故,乃至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没有退转。没有已经退转,没有现在退转,也没有当来退转。善男子,我因为住在‘诚愿语’的缘故,随着我的意念所作,一切行动,都能成就而圆满。
善男子,我唯独知道‘诚愿语解脱法门’。如果谈到菩萨中的大菩萨,他们与诚愿语,行止没有违背。说出的话,必定诚实,从不打妄语。无量的功德因之而生。但我怎能知道?怎能说出他们的功德行呢?
善男子,在这为法聚落的南方,有个城名叫妙意华门城。在该城中有两位童子,一位是德生童子,一位是有德童女。你可到他们那里去,向他们请教学习菩萨行,修行菩萨道的问题。”
于是,善财童子对法尊重故,顶礼婆罗门足,右绕无数匝,恋慕瞻仰,辞别而去,参访德生童子和有德童女。(第五十位善知识)(二人合一参)
**************************************************************************
[注一] 婆罗门:婆罗门是四大姓之首,最殊胜之一种族。印度人认为这种姓是从大梵天口中所生,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种族。次种族专修清净行。据说儿童在七岁时,在家接受教育。到十五岁出去学习婆罗门法。年四十岁回家结婚,传宗接代。五十岁时,则入山修道。
[注二] 诚愿语:“无妄”就是“诚”。从最初发心,一念愿至成佛,决定不虚这愿,就是“无妄”。因为“愿成佛”一语既出,就要决定践言而行直至成佛不退,也不中途而止,也不得少为足。这语无妄,是因为愿语无妄,所以能历多劫直至究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