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礼仪》 (视频)
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至5世纪的古代印度。在这将近三千年的时间,传遍了世界每一个角落。在佛陀的时代,人们以两种方式信奉佛教:一是皈依佛、法、僧三宝;二是对佛陀表示礼貌、敬意。礼貌包括了仪式的姿态或动作。敬意则主要是指人们内在的心态。在佛门中,语默动静安详,一切合宜合法,就是礼仪。
准备好一颗诚敬清净的心,让我们一同来学习《佛门礼仪》。
1、合十; 2、操手; 3、问讯; 4、礼佛; 5、长跪;6、请经; 7、持课诵本; 8、上香; 9、念珠; 10、海青; 11、缦衣。
佛门行仪是学佛入道的初要。佛教经由拜佛的动作、对佛的观想,来表达对佛、法、僧三宝的对敬与感恩。许多的佛门礼仪及仪轨,也可同时忏悔自己所造的恶业。佛门礼仪不是教条的仪式。因为,每一种行仪都有它的涵义及启发。所以,学习正确的佛门礼仪,认识每一个动作所代表的涵义,是每一位佛教徒所必须认识及学习的。期望大家拥有欢喜心多学习。学习佛门的礼仪,接受生命的智慧。让学佛的人都能心生欢喜。